2008-12-04

稻草人

阿嬤,明天美國飛機還會不會再來?



從 1895 年到 1945 年
台灣進入長達半個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
島內死了一代抗日的台灣人
也成長了一代「皇民化」日式教育的新台灣人



1987 年電影《稻草人》對當時的殖民社會裡的種種現象
經過幽默詼諧的詮釋,讓人笑中帶淚,例如:

。 怕兒子被拉去當軍伕,母親將牛屎糊在兒子的眼睛自殘。
。 小孩改日本名字,家裡配給的黑糖可以改配給白糖
。 佃農的老耕牛被皇軍「光榮徵召」去做罐頭…
。 撿到地板上美軍空襲後的炸彈碎片給日本人 recycle ,可以領賞!



王童執導的電影《稻草人》只有七百萬預算,廿一天內就拍完
卻在第 24 屆金馬獎大放異彩,榮獲最佳劇情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原著劇本
1988 年第 33 屆亞太影展奪得最佳劇情片、最佳男配角:吳炳南
在同期競爭片如:《桂花巷》《胭脂扣》《流氓大亨》《倩女幽魂》別具一格勝出



王小棣的《稻草人》劇本的 idea 源自 1980 年的《上帝也瘋狂》
《上帝也瘋狂》是一個非洲人撿到天上的飛機掉下來一個可樂的空瓶……
《稻草人》則是一對台灣的兄弟撿到美軍扔下來未爆的炸彈( 好大一塊鐵片! )
兄弟倆千辛萬苦地扛著炸彈要去巡警分駐所領賞,當然是領賞不成,
反而被迫往海裡扔掉危險的未爆彈,結果真的引爆了,還炸死了一堆魚
兄弟倆與鄉民們「失之炸彈,收之炸魚」也算是「老天掉下來的一份禮物」

孩子還天真的問:「阿嬤,明天美國飛機還會不會再來?」
阿嬤回答:「不必天天來,兩三天來一次就可以了!」